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默陈雨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末日求生之洪水之后后续》,由网络作家“王管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第一章暴雨前奏(2025年6月15日)陈默把最后一箱矿泉水搬上电动车时,雨滴正砸在便利店的玻璃上,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。手机屏幕弹出第三条暴雨红色预警,右下角的日期像滴在宣纸上的墨点——6月15日,距离入梅已经整整二十天。“爸爸,团团的耳朵湿了。”八岁的陈雨举着掉了一只纽扣眼睛的熊猫玩偶,站在便利店门口踮着脚。雨水顺着她粉色雨衣的帽檐滴落,在地面积成的水洼里溅起细小的水花。陈默扯过挂在车把上的旧毛巾,快速擦干女儿冻得发红的小手:“再忍忍,回家给团团吹吹风机。”电动车在积水中划出两道水痕,轮胎碾过窨井盖时发出空洞的闷响。临街商铺的卷闸门大多拉到一半,王老板正往三轮车上搬泡面,看见陈默便扯开嗓子喊:“小陈!水务局的人说今晚长江水位要破98...
《末日求生之洪水之后后续》精彩片段
第一章 暴雨前奏(2025年6月15日)陈默把最后一箱矿泉水搬上电动车时,雨滴正砸在便利店的玻璃上,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。
手机屏幕弹出第三条暴雨红色预警,右下角的日期像滴在宣纸上的墨点——6月15日,距离入梅已经整整二十天。
“爸爸,团团的耳朵湿了。”
八岁的陈雨举着掉了一只纽扣眼睛的熊猫玩偶,站在便利店门口踮着脚。
雨水顺着她粉色雨衣的帽檐滴落,在地面积成的水洼里溅起细小的水花。
陈默扯过挂在车把上的旧毛巾,快速擦干女儿冻得发红的小手:“再忍忍,回家给团团吹吹风机。”
电动车在积水中划出两道水痕,轮胎碾过窨井盖时发出空洞的闷响。
临街商铺的卷闸门大多拉到一半,王老板正往三轮车上搬泡面,看见陈默便扯开嗓子喊:“小陈!
水务局的人说今晚长江水位要破98年纪录,你那老小区地势低,要不跟我去仓库凑合一晚?”
后视镜里,女儿的雨衣帽子歪到一边,露出半张苍白的小脸。
陈默握着车把的手紧了紧——三个月前刚把母亲送到郊区养老院,那栋三十层的新楼建在地势较高的土坡上,此刻应该还算安全。
而他住的机床厂家属院,楼前的梧桐树下已经围了三圈沙袋。
单元门口的路灯在雨中忽明忽暗,墙根处的青苔被雨水泡得发亮。
陈默刚把电动车推进车棚,就听见三楼周婶的声音从防盗窗里飘出来:“小陈啊,居委会的人刚才来登记,说今晚要组织低洼住户转移。”
老人颤巍巍地探出半个身子,怀里抱着个铁皮饼干盒,“我这把老骨头就不折腾了,你带小雨去中学避难所吧。”
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三天,陈默摸着墙往上走时,脚底打滑险些摔倒。
怀里的女儿突然抱紧他的脖子,温热的呼吸拂过耳垂:“爸爸,电视里说大海都漫到上海外滩了。”
电梯停用通知还贴在六楼的公告栏上,红笔圈住的“紧急”二字被雨水洇开,像滴在白纸上的血迹。
打开家门的瞬间,一股潮气扑面而来。
陈默把矿泉水堆在玄关,转身看见女儿正蹲在飘窗边,用手指在雾气蒙蒙的玻璃上画小船。
雨水顺着外墙上的空调管流成瀑布,楼下的合欢树在风中剧
烈摇晃,树冠几乎要扫到三楼的晾衣架。
手机在裤兜震动,是母亲发来的视频请求。
老人身后的养老院走廊里,护士们正抱着毛毯来回奔走,窗户玻璃被风吹得嗡嗡作响。
“默子,你那边还好吗?”
母亲的声音带着杂音,“新闻说汉口江滩的亲水平台已经淹了,你们千万别靠近河边——”画面突然卡住,陈默盯着屏幕上静止的母亲,直到显示“网络连接中断”。
他起身拉开窗帘,远处的天际线被乌云压得极低,闪电在云层里撕开银色的裂痕。
楼下传来金属碰撞的巨响,不知谁家的太阳能热水器被风吹落,砸在停在路边的面包车上。
“爸爸,水漫上来了!”
小雨的惊呼声让陈默猛地转身。
飘窗下方的墙角处,一道水痕正缓慢向上蔓延,踢脚线位置的墙皮已经鼓起气泡。
他冲过去抱起女儿,鞋尖刚碰到地板就感受到刺骨的凉意——地下水正透过防滑砖的缝隙渗透进来,像无数细小的蛇在游走。
应急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客厅,陈默迅速清点墙角的物资:五箱矿泉水、半袋大米、两罐压缩饼干,还有去年台风时剩下的三个应急灯。
退伍时带回来的急救包挂在玄关显眼处,里面的止血带和碘伏都在有效期内。
他忽然想起车棚里的电动车,电池是否充满电关系到能否及时转移。
当第一滴雨水从天花板滴落时,陈默已经把女儿的书包塞满换洗衣物和绘本。
小雨抱着团团坐在床上,看父亲用胶带封住窗户缝隙。
楼下传来嘈杂的人声,夹杂着汽车喇叭的鸣笛。
不知谁家的孩子开始哭闹,声音在潮湿的空气里显得格外刺耳。
手机屏幕突然亮起,社区群里的消息正在刷屏:“全体居民注意!
长江水位已达28.7米,超警戒水位1.2米!
请低洼区域住户立即向地势较高的三中避难所转移!”
发送人是居委会张主任,消息后面跟着一串紧急联系电话。
陈默刚把号码存进手机,窗外就传来救护车的鸣笛,由远及近,又渐渐消失在雨声中。
他蹲下来帮女儿穿好防滑鞋,指尖触到孩子冰凉的脚踝。
去年买的雨靴已经小了一码,鞋尖处露出半截粉色的袜子。
“小雨别怕,爸爸在呢。”
陈默替女儿拉上雨衣拉链,忽然听见
,前方的人群开始尖叫着奔跑,有人被绊倒在水中,立刻被汹涌的洪流吞没。
他紧紧抱住女儿,拼命往地势较高的台阶上跑。
水墙到达校门前的瞬间,面包车被掀翻在地,胖子的咒骂声戛然而止。
陈默感觉背后传来巨大的推力,整个人踉跄着摔倒在台阶上,膝盖磕在水泥边缘,火辣辣地疼。
小雨的哭声被狂风撕碎,团团的玩偶从怀里掉出,漂向黑暗的水面。
“团团!”
女儿在怀中挣扎,陈默抬头看见玩偶正在五米外的水面上起伏。
他咬住牙,把女儿塞进旁边的排水管道——管道离地两米,暂时可以躲避洪水。
“别动!
爸爸马上回来!”
他转身跳进水里,刺骨的寒意瞬间浸透全身,水流的冲击力让他几乎站不稳。
指尖触到团团湿漉漉的耳朵时,陈默听见女儿在管道里哭喊。
他抓住玩偶往回游,突然看见前方漂来半截钢筋,尖端在闪电下泛着寒光。
水流带着他撞上路边的护栏,后背传来撕裂般的疼痛,手中的团团险些再次漂走。
当他终于爬回管道时,洪水已经涨到胸口。
小雨的小手抓住他的衣领,哭得几乎喘不过气。
陈默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,感觉水位还在上涨,管道的空间越来越狭小。
远处的烈士陵园在闪电中若隐若现,那里的纪念碑高高矗立,像一座孤岛在洪水中浮沉。
“爸爸不会让你有事的。”
陈默贴着女儿的耳朵说,手掌抚过她潮湿的头发。
怀里的孩子渐渐安静下来,只剩颤抖的身躯证明着恐惧。
水面漫过他们的腰部时,陈默忽然听见头顶传来金属的碰撞声——是救援直升机的螺旋桨声,白色的探照灯在雨幕中划出银弧,照亮了前方即将灭顶的世界。
第三章 孤岛求生(6月16日7:00)直升机的轰鸣声消失后,陈默发现自己躺在一片倾斜的屋顶上。
雨水已经停了,天空呈现出诡异的铅灰色,远处的高楼只剩下顶部几层露出水面,像沉没在海中的巨鲸脊背。
怀里的小雨还在发烧,睫毛上凝着水珠,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。
“有人吗?”
沙哑的呼喊声从下方传来,陈默撑起身子,看见林浩抓着屋顶边缘的瓦片,浑身湿透,左手臂一道伤口正在流血。
他爬过去拽住保安的手,两人
”老人的手像枯枝般抓住他,“护工们说顶楼还有存粮,可是电梯停了,楼梯间全是水……”陈默鼻子发酸,看见母亲床头的相框——那是三年前他和小雨陪母亲在公园拍的,照片里的阳光那么明亮,此刻却遥不可及。
他跟着护工爬上顶楼,水箱里还有三分之一的水,储物柜里有十袋泡面和一箱牛奶。
“楼下的老人需要转移。”
陈默扛起两箱物资,“我们可以把人集中到顶楼,那里视野好,容易被直升机发现。”
护工们面面相觑,其中一个小声说:“昨天有架无人机来过,说这里是孤岛,暂时排不上救援……”回到八楼时,陈默听见楼下传来玻璃破碎的声响。
三个男人正从一楼的窗户爬进来,腰间别着菜刀,肩上扛着编织袋——是趁乱打劫的 scavengers。
他把母亲交给护工,悄悄摸向消防栓,抽出里面的消防斧。
“楼上的人听着!”
为首的男人举着刀,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,“把吃的喝的扔下来,不然我们就放火!”
陈默握紧斧头,忽然听见头顶传来螺旋桨的轰鸣——是救援直升机!
他冲到窗边,拼命挥舞手中的红色救生衣
合力翻上屋顶。
这是栋六层居民楼,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歪在一边,蓄水池里还有小半池水。
“直升机只救了前排的人。”
林浩扯下衬衫撕成布条,简单包扎伤口,“张主任他们……都没上来。”
他的声音哽咽,目光扫过周围的水面,“胖子那辆车被洪水冲去了下游,刚才看见他的尸体漂在配电房旁边。”
陈默没有说话,从背包里翻出碘伏和纱布。
昨夜被洪水冲散时,他抱着女儿抓住一块漂浮的木板,在激流中漂了三个小时,直到直升机的探照灯照到他们。
医护人员把小雨接走时,他听见对方说避难所已经被淹没,全城超过70%的区域进水。
“看那边!”
林浩突然指向西北方,水面上漂着个蓝色的塑料桶,桶边露出半截红色的救生衣。
陈默眯起眼,发现救生衣上还绑着个方形物体——可能是便利店常见的那种保温箱,里面或许有食物。
屋顶的积水有脚踝深,两人踩着打滑的瓦片靠近屋檐。
陈默把安全绳系在腰间,另一端绑在太阳能支架上:“我下去看看。”
林浩想要阻拦,他已经顺着雨水管滑到二楼窗台,纵身跳进水中。
水温比昨夜稍暖,却带着浓重的泥腥味。
陈默划动双臂,避开水中的电线和杂物,忽然感觉小腿被什么东西缠住——是脱落的防盗网钢筋,铁锈划破他的小腿,鲜血在水中散开。
他咬牙扯断钢筋,终于抓住了塑料桶。
保温箱里有六罐八宝粥和两包压缩饼干,还有半瓶没开封的碘伏。
陈默把物资绑在胸前,返回时看见林浩正在安抚一个趴在屋顶边缘的老人——是周婶,她的老花镜歪在鼻梁上,浑身发抖。
“小陈……”周婶抓住他的手,指甲几乎掐进肉里,“我家三楼的阳台上还有两袋面粉,泡在水里怪可惜的……”老人的絮叨让陈默鼻子发酸,他知道在这样的洪水中,食物和饮用水才是生存的关键。
三人在屋顶搭建了简易 shelter,用广告牌和塑料布挡住风雨。
小雨的烧退了些,靠在父亲怀里喝着温热的八宝粥。
陈默望着远处漂浮的各种物件:有被冲散的家具、泡烂的书本,甚至还有辆校车,车顶的“安全出口”标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。
下午时分,水面上出现
最新评论